海子的诗作秋日黄昏的赏析
海子是年轻的现代诗人,原名查海生,是地道的农家子弟,出生于安徽省安庆市怀宁县高河镇查湾村。海子生于1964年,15岁考入北京大学学习,毕业后海子被分配到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哲学教研室工作。1989年,海子以卧轨的方式自杀,结束了他年轻的生命。海子在短暂的创作生命中写下了近200万字的作品,海子《秋日黄昏》就是其中之一。
海子《秋日黄昏》节选
海子的一生光辉而短暂,就如他的诗歌一样。海子的诗深邃而又狂热,饱含着对生活的热爱,却又隐含着对死亡的矛盾心态。海子《秋日黄昏》是海子对秋日的感慨,一稿创作于1987年9月3日,在1987年10月4日海子对这个作品又进行了修改。本来《秋》《秋天》《秋日黄昏》三诗是分别写于八、九月的,但《秋日黄昏》在10月4日进行了小的修改。
黄昏是很多文人墨客最易感慨的时光,尤其是秋日的黄昏,萧索中更见哀凉,黄昏成了一个寄托文人们哀思的沉重载体。海子笔下的“秋日黄昏”同样是痛苦而挣扎的,我们似乎能通过诗文看到作者精神上的痛苦和寂寥。诗中“再不提起过去”似乎是一种沉痛的告别,我们能感到作者似乎被沉痛过去所侵扰,只能通过决绝的告别来摆脱。“生不带来 死不带去”不论是痛苦还是幸福,都将在死亡中消寂。秋日的黄昏成熟、华美,作者赞它“华美而无上”,黄昏必将带来漫长的黑夜,痛苦的人必将淹没于暗夜之中。
看过海子《秋日黄昏》,作者的这种孤单、寂寞、哀痛的心境跃然纸上。
海子诗作日记的赏析
日记这首诗歌是海子在1988年写下的,当时他正去往西藏,在途中根据自己的真实所见写下的。这首诗歌饱含深情,寥寥几个字将感情表达地淋漓尽致。
海子照片
“姐姐,今夜我在德令哈,夜色笼罩。姐姐,今夜我只有戈壁。”开头清晰地交代了自己所处的地方。后来写到“草原尽头我两手空空,悲痛时握不住一颗泪滴。”在草原上,天空大地是那么的宽广、寂寥,渲染了孤独之感。加之连泪滴都握不住的无力感,深深地让人觉得可怜。
“这是唯一的,最后的,抒情。这是唯一的,最后的,草原。”这一句是对情感的宣泄,在这里进行最后一次、唯一一次的抒情。特别是在诗歌的最后用一句“姐姐,今夜我不关心人类,我只想你。”将整首诗的感情推上了高潮。姐姐是他倾诉的对象,或者说是他诗歌里的意象,通过对姐姐的倾诉,他心中的理想、信仰更加坚定。他不再是那个沉浸于感情伤痛的海子,他的心也不再感到凄凉。
其实,对于许多有才能的诗人,能永恒陪伴他们的是孤单。毕竟没有多少人,能够跟上他们的脚步,也许是社会远离了他的思想,也许是他的世界别人无法进入。
在日记里,海子看到的景与他的情融合在了一起。他将自己融于大自然中,独自享受着寂寥与宁静。其实当孤单达到一种极致,也是唯美的。当然这也是残酷的,毕竟不是都能脱离外界交流,独自徜徉在自己的世界里。
海子名句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海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已经被很多人们所熟知,这首诗表面轻松欢快,却也体现着高度的实际内涵,也是从这首诗里,人们感受着海子最后一刻对人生的思考,渴望倾听却又无法被听到,这是现实和幻想的冲突,也是今天和明天的巨大分离。
海子照片
面向大海春暖花开这首诗是海子创作于1989年一月份,戏剧性的是同年的三月二十六日,海子便以卧轨自杀的方式结束了自己对诗意生活的追求。这件事情也使得这首诗看起来轻松轻快的对理想的追求和现实内涵之间产生了很大的冲突,人们也开始思考这首诗带来的更多的意义。
面朝大海穿春暖花开从诗词的题目上就使人难忘,从字面上来看,简单易懂,充满了美好的幻想,但是仔细一想,也充满了巨大的矛盾之处。这种矛盾也贯穿了整个诗词的自始至终,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那么今天呢?喂马劈柴,周游世界,被现实所束缚了,怎么去周游世界?可能更多的是一种精神的流浪。
海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这首诗更多的是描述了他对明天的巨大幻想,也是在倾诉着现实的残酷无情。面朝大海和春暖花开,是融合也是撞击,融合才会让明天变得更加美好,却又撞击出了今天现实生活的无可奈何。这也从另外一个角度反映了海子对生活的理解,从扼杀物质,追求精神到摒弃精神,物欲横流现实的社会转变过程。
海子秋日黄昏的内容是什么
《秋日黄昏》是海子创作的一部诗歌,诗中透露着浓浓的浪漫精神。黄昏自古以来都是诗人最容易触动情怀的时光,是寄托诗人哀思惆怅的载体。走进海子的世界,会发现他的所有作品都是红色,充满了浓浓的韵味。
海子照片
海子《秋日黄昏》是海子1987年10月4日所创作的一首诗歌,秋日的黄昏在历代文人笔下都是极其伤感的,无论是对于“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的伤感,还是“残阳如血”的无奈,诗人们对于黄昏都是充满了哀怨之情。同样,对于海子来说,“秋日黄昏”被赋予了无限的痛苦和挣扎。
海子在诗中提到“再不提起过去”成了对逝去岁月的最沉痛的告别,也许只有经历过人生的坎坷和风雨之后,才能够对过去做出告别。诗中“生不带来死不带去”,阐述了人生最终将会黄粱一梦,终究会化为乌有,无论是痛苦还是悲伤,最终都会随风而去。然而恰恰“唯黄昏华美而无上”,体现出海子的苦闷、无奈、寂寞之情。读者虽然无法彻底的明白,但是通过文字可以理解作者当时的心情。
海子《秋日黄昏》中最为触动心弦的一句是“愿有情人终成眷属,愿爱情保持一生,或者相反,极为短暂,匆匆熄灭”,这句诗词让人感受到有情人虽然能够成为眷属,但是也是极其短暂,和短暂的黄昏一样稍后即逝。海子,一个黄昏的孤独浪子,一个在黑夜中挣扎的高蹈的执火人,希望日落大地时的“大火熊熊”能使海子壮烈、也使他温暖和幸福。
海子土地的感情是怎样的
海子,原名查海生,当代诗人,1964年生于安徽省安庆市怀宁县高河镇查湾村,1989年卧轨自杀,年仅25岁。海子去世后,他的好友整理了海子生前的很多作品,并出版了海子的诗集、作品集等等,海子土地就是其很多作品中的重要意象。
海子照片
海子从小在农村长大,直到1979年考上北京大学法律系才彻底离开农村走入城市,并在城市工作和生活。海子生前的工作单位是中国政法大学哲学研究室,他负责教授美学。
海子的生活在七八十年代,思想冲突最尖锐的时期,从禁锢思想到物欲横流,海子的赤子之心备受折磨,他坚守着纯洁的心和理想,他信奉完美主义与理想主义,他追求纯粹的爱与结合,但是没人真正理解和支持他,他孤独、彷徨而且压抑,他将一切的苦闷诉诸诗歌,用文字写下悲苦。
出身农家的海子对土地有着近乎偏执的热爱,他的很多诗歌都以土地为意象,比如《五月的麦地》《麦地之瓮》等等,所谓的麦地是北方地区对徒弟的一种别称,这正是海子心中的土地。
海子对于麦地的感情是淳朴和天然的,这也是农家孩子在面对现代的纷繁复杂时,渴望原始自然地,追求返璞归真的诉求和祈愿。在面对乡村的一切时,海子内心的感情被全面的激发出来,想到土地孕养万物,供给食量,海子不禁感慨:这种热忱助人,不求回馈的自然存在不正是人们所应该所推崇和信奉的?
山楂树海子的理念是什么
海子说自己不仅仅是一位抒情诗人,更多的是一位戏剧性的诗人,他不想在成为史诗诗人,他只想在行动和思想的驱使之下,成就自己的情感,造就真理与情感的合一。《山楂树》海子这首诗便是他这一理念的最好的写照。